校準的方式可以采用組織自校、外校,或自校加外校相結合的方式進行。組織在具備條件的情況下,可以采用自校方式對計量器具進行校準,從而節省較大費用。組織進行自行校準應注意必要的條件,而不是對計量器具的管理放松要求。例如,必須編制校準規范或程序,池州計量,規定校準周期,具備必要的校準環境和具備一定素質的計量人員,計量中心,至少具備高出一個等級的標準計量器具,從而使校準的誤差盡可能縮小。在多數測量領域,標準器的測量誤差應不超過被確認設備在使用時誤差的1/3至1/10為好。此外,對校準記錄和標識也應作出規定。通過以上規定,確保量值準確。
檢定必須到有資格的計量部門或法定授權的單位進行。根據我國現狀,多數生產和服務組織都不具備檢定資格,只有少數大型組織或專業計量檢定部門才具備這種資格。
在實際使用條件下的計量校準所得到的校準結果,可以基本確認是與具體測量狀態保持一致的,雖然得到校準結果的測量不確定度需要重新進行評定,并且有可能大于預期的要求,但此時獲得的校準結果對于指導實際測量工作卻是直接的,所得校準結果很大程度上是可以等效使用的。儀器校準的定義:在規定條件下,為確定計量器具所指示的量值與對應的計量標準所復現的量值之間的關系 的一組操作。
含義:1.從定義看,儀器校準首先是一組操作。
2.其次這個操作有2個定語,一是規定的條件,比如:溫度,計量校驗,濕度或者其它規定的條件;二是這個操作的內容,為了確定儀器與標準所顯示的示值之間關系的動作。
計量校準是關于測量的科學,是用以實現測量單位統一和量值準確可靠的一切科研和管理活動。其實,從小時候認識表針開始,我們就在測量時間;從上學時拿起格尺開始,我們就在測量距離…… 測量活動幾乎發生在我們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是“計量”一詞對很多人來講卻很陌生,計量和測量的區別到底是什么呢?應該說,計量的本質就是測量,但它不是普通的測量,儀器儀表計量,它作為一種科學,要實現三個根本目的,而這也恰恰是計量的本質特征:
1. 保證測量單位的統一
2. 保證量值的準確、可靠和相互之間的可比性
3. 實現測量數據的全球互認
您好,歡迎蒞臨合肥科準,歡迎咨詢...
![]() 觸屏版二維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