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計量與測量的關系?
計量一詞在我國是“度量衡”的發展和延伸。從計量定義就可以看出,計量和測量密不可分,統一計量單位,就是統一測量單位,計量校準費用,量值的準確可靠,就是測量結果的準確一致。要確定量的大小,需要測量,而測量需要統一,從而形成計量,計量的形成,儀器計量校準檢測,又進一步保證了測量的準確和一致,二者是相輔相成的。沒有計量就談不上測量所獲得量值的準確可靠,不通過實際測量,計量的目的和任務也無法實現。從JJF1001-2011中可以看出,它包含了量和單位、測量、測量結果、測量儀器、測量標準等基本章節,講的都是有關測量的內容。其中“計量學”定義又明確指出是“測量及其應用的科學。”應該說計量與測量二者不能分隔,但從內容上講計量又不同于測量,它們的主要區別在于,在JJF1001-2011中,測量的定義是“通過實驗獲得并可合理賦予某量一個或多個量值的過程。”其目的是為了獲得量值;而計量包含了為實現單位量值在全國范圍內統一的全部活動,其目的是為了實現測量的統一性。當今計量已成為國民經濟中一個重要行業,稱為“計量”有利于與廣大從事測量活動的人群相區分,所以我認為我國使用計量一詞是十分科學合理的。
實驗室工作中,你是否常被內部儀器校準、自校準、內部儀器檢定搞得暈頭轉向,到底有何區別?CNAS相關體系文件中,有哪些解釋和要求?檢測實驗室需完成哪些條件才能進行內部儀器校準?等等一系列問題都是本文討論的焦點,一起來學習吧!
1 關于CNAS-CL31內部儀器校準要求
對于檢測實驗室而言, 測量溯源性是對檢測設備和測量結果基本的要求。專用檢測設備的溯源性目前是一個大問題, 大多數檢測實驗室的采取的做法是對這些專用檢測設備進行內部校準。CNAS-CL31: 2011《內部校準要求》 ,是 CNAS 首1次對檢測實驗室內部校準工作進行了規范 , 用以保證檢測結果的測量溯源性。
2 “內部校準”與“自校準”是不同的術語
內部校準:在實驗室或其所在組織內部實施的,合肥計量校準,使用自有的設施和測量標準,校準結果僅用于內部需要,為實現獲認可的檢測活動相關的測量設備的量值溯源而實施的校準。
雖然計量是關于測量的科學,但它不同于測量。測量是為確定量而進行的全部操作,是對非量化實物的量化過程,其目的是用數據描述事物。而計量是實現單位統一、保障量值準確可靠的活動,計量的目的是確保測量結果準確。準確性、一致性、溯源性和法制性是計量重要的4個特征,計量校準公司,而測量并不必須具備以上這些特征。因此計量屬于測量的一種,它源于測量而又嚴于測量。狹義地講,計量是與測量結果的置信度相關、與不確定度相聯系的一種規范化測量,具備計量特性的測量活動才能獲得有效的測量結果。
您好,歡迎蒞臨合肥科準,歡迎咨詢...
![]() 觸屏版二維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