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準測量設備的確定
實驗室在檢測工作中需要用到許多測量設備(以下簡稱設備),這些設備在不同的檢測、校準項目中有不同的用途,有的用作標準器、有的用作輔助設備;有的顯示數據用于得出檢測、校準結果,有的用于提供或創設測量條件;有的用于測量,有的用于監測等。是不是所有這些設備都需要校準。GB/T 15481標準5.6.1指出:“凡對測試、校準或取樣結果的準確性或有效性有重要影響的所有用于測試或校準的設備,包括輔助測量設備(如用作環境條件測量),專業校準檢測公司,在投入使用前均須進行校準”。因此并不是所有的設備都要校準,儀器校準檢測價格,即使校準也是根據需要既可對所有的參數進行校準,也可以對檢測結果有重要影響設備的關鍵參數或關鍵值進行校準。
“計量校準的‘計’其意一是核算:計時、計量(liàng);二是測量或核算度數、時間、溫度等的儀器:晴雨計、濕度計。‘量’作為量(liáng,動詞)時,其意一是確定、計測東西的多少、長短、高低、深淺、遠近等的器具:量具、量杯、量筒、量角器;二是用計測器具或其他作為標準的東西確定、計測:計量、測量、量度、量體溫、度量衡;‘量’作為量(liàng,名詞)時,其意一是數的多少:數量、質量;二是古時計量物體多少的容器,如斗、斛之類。說 ‘計量’,首先應當從‘度量衡’說起……”在9月1日2014年全國“質量月”啟動儀式系列專題講座之一“計量——國家發展質量的戰略基礎”上,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院長方向從計量的本質特性出發,結合源遠流長的度量衡歷史,深入淺出地闡述計量概念。這一別開生面的開場,如一縷清風撲面而來,使全場原本稍顯沉悶的學術氣氛頓時活躍起來,合肥校準檢測,廣大聽眾為之振奮。
什么是計量檢測
從詞源上看,計量檢測一詞雖未見在我國古代典籍中出現,但可以推斷它是由“度量衡”的概念逐步衍生而來。度是長度,量是容量,衡是重量。在古代,所謂“權衡”其實是指用權(砝碼、秤砣)來稱量,計量校準檢測價格,而“衡器”其本意是天平,后引申為所有確定重量的量器。計量一詞對應英語metrology,根據維基百科,metrology由希臘語measure加上后綴logos構成。希臘文中的logos有“宇宙萬物之規律,絕1對之準繩,以及人類一切的依歸”的意思。那么這兩個詞聯系到一起,我們是不是可以說“計量是測量的絕1對準繩和一切的依歸”?
您好,歡迎蒞臨合肥科準,歡迎咨詢...
![]() 觸屏版二維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