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測量儀器的被校參數,關鍵的是示值的準確度。對于定值標準器,儀器校準結果是其示值;對于多值測量儀器,儀器校準結果是其示值誤差的變化范圍,或對1大允許示值誤差的驗證。由于使用環境中或測量儀器本身的一些因素可能對儀器示值產生影響,需要確定這些因素造成的儀器示值變化范圍———儀器的示值重復性。
由于示值的定義和測量儀器使用中復現值之間可能存在差異,例如量塊示值的定義為其中心長度,而使用時可能使用位置偏離量塊測量面的中心。因此儀器校準中還需要確定其他可能的影響量對示值的影響。對于每個儀器計量特性,評價時使用的標準器、測量方法(如測量的點數和次序),可能造成儀器計量特性評定結果的差異。為了減小這個差異,必須明確規定測量方法和測量程序。
校準依據:
1、首1選是國家計量儀器校正規范;
2、或依據計量檢定規程中的相關部分;
3、或由設備制造商指1定的方法;
4、或選擇知名的技術組織或有關科學書籍和期刊1新公布的方法;
5、如果沒有國家計量儀器校正規范,可使用滿足顧客需要的公開發布的、國際的、地區的或國家的技術標準或技術規范;
6、或使用自編寫的儀器校正方法文件,專業儀器校準檢測,自編寫儀器校正方法應依據JJF1071-2001《國家計量儀器校正規范編寫規則》進行編寫,合肥校準檢測,經確認后使用。
認識儀器校準檢測過程中的幾種不確定度:
JJFl059—1999(測量不確定度評定與表示》給出的測量不確定度的定義是:“表征合理地賦予被測量之值的分散性,與測量結果相聯系的參數”,用于評價測量的水平和質量。不確定度越小,則測量結果的可1疑程度越小,專業儀器校準檢測,可信程度越大,測量結果的質量越高,水平越高,專業儀器校準檢測,其使用價值越高,反之亦然。其意義在于:在不確定度評估過程中,要對整個實驗的所有步驟進行討論,找出不確定度來源,并進行計算,由數據可以清晰得出不確定度分量中起主要作用的因素。通過分析不確定度,測量誤差控制在容許限度內,保證測量結果有一定的精密度和準確度,使分析數據在給定的置信水平內,有把握達到所要求的質量。
您好,歡迎蒞臨合肥科準,歡迎咨詢...
![]() 觸屏版二維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