儀器計量儀器校準周期的確定
一般計量器具、設備類的應該都是一年的有效期,校準不是強制性的,計量中心,公司可以自愿進行,但是如果涉及到比較關鍵性的指標檢測,建議還是定期去校準,以保證實驗結果的準確性。
由此可見,確定校準周期是測量儀器用戶應該做的事情。
校準周期的確定,應至少考慮2個因素:儀器的可靠性和儀器失準會帶來的質量風險。
確定校準周期的依據,應該是統計數據和質量風險的評估。
評估質量風險,應考慮儀器出現錯誤后,進行質量追溯的成本和被索賠的成本。
校準依據:
1、首1選是國家計量儀器校正規范;
2、或依據計量檢定規程中的相關部分;
3、或由設備制造商指1定的方法;
4、或選擇知名的技術組織或有關科學書籍和期刊1新公布的方法;
5、如果沒有國家計量儀器校正規范,可使用滿足顧客需要的公開發布的、國際的、地區的或國家的技術標準或技術規范;
6、或使用自編寫的儀器校正方法文件,自編寫儀器校正方法應依據JJF1071-2001《國家計量儀器校正規范編寫規則》進行編寫,經確認后使用。
計量的特點:
1.準確性 計量就是要保證量值的準確的,計量中心,是目的之一,只有測量結果準確了,才有意義。但沒有絕1對的準確,因為任何測量都存在誤差,所以這里所說的準確性也是指在一定條件下(比如某個不確定度下)的準確。
2.一致性 計量要保證單位的統一,也是目的之一所以計量單位的一致性就非常重要,計量中心,這是個基礎。不光是計量單位要一致,計量數據也要一致,但是這個一致也是在一定的不確定度下,不同的人,不同的標準,滁州計量,甚至不同的方法所得到的結果要在一定范圍內一致。
3.溯源性 計量的目的是為確保單位統一及量值準確,那么為了實現這兩個目的必然需要一種途徑或方法,這種途徑就是溯源,各種儀器設備通過向上一級標準設備溯源直至國家或者國際基準,從而保證數據的準確性。
4.法制性 計量從古至今都是具有法律性的,秦始皇度量衡的頒布,為了就是從法律的角度強制使計量單位統一,確保各種測算的一致性。現在不只是計量單位,在一些強制檢定領域,一些法制管理方式,都有相應的法律法規。
您好,歡迎蒞臨合肥科準,歡迎咨詢...
![]() 觸屏版二維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