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量溯源性的重要性
我們認為,對實現我們的組織的使命來說,測量結果在國際上的一致性和可比性是必需的。特別是測量結果的可比性,應該是一個國際測量系統的基本特征,在這樣的系統中,測量結果才可以被普遍接受。只有測量結果是溯源到國際公認的參考標準才能保證這種國際的一致性和可比性。這些參考標準就是國際單位制(SI),但如果這種溯源是不可行的,測量結果應可溯源到國際公認的其他參考標準。
我們四個政府間或國際組織合作成立了計量指南聯合委1員會(JCGM),校準檢測服務公司,負責建立和維護計量領域的共同文件。在此鄭重聲明兩個JCGM文件:《測量不確定度—第3部分—測量不確定度表示指南(GUM)》(JCGM 100,OIML G 1-100和ISO指南98-3),它是在各種計量領域推動一致性和評估測量不確定度的共同的方法;《國際計量學詞匯—基礎和通用概念及相關術語(VIM)》(JCGM 200 V2,OIML V 2-200和 ISO/IEC指南 99)。
從計量的發展歷程來看,測量準確性的提高,計量校準檢測服務,與人們對自然界的觀察、認識以及自然科學和生產力的發展有著緊密的聯系。尤其在生產方式的變革之中,當人們期待用一種新的生產技術取代傳統技術時,對測量方法和測量的準確性就會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這就促使一些學者、發明家或工程人員去探索和改進測量的技術、手段和方法。
第1次工業革命的爆發,不僅使生產力以及財富創造力都較農耕文明時代有了成千上萬倍的增長,也成為科技進步和知識爆1炸的導火1索。在19 世紀的中后期,校準檢測公司哪家好,物理學領域取得了一個重要的科學成就,這就是英國科學家麥克斯韋創建的電磁學理論體系。這個理論以測量試驗為基礎,為人類深入物質內部觀察并探索物質的微觀世界提供了全新的方法和手段,合肥校準檢測,也為人類運用電能提供了理論和實踐的依據。在電磁理論和技術發展的推動下,新的科學發現及理論也井噴式地爆發和涌現出來,重要的突破是20 世紀初期科學家普朗克提出的量子論和愛因斯坦提出的相對論。
您好,歡迎蒞臨合肥科準,歡迎咨詢...
![]() 觸屏版二維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