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量是國家治理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提高國家治理能力的重要手段。作為國家公共產品和公共服務,計量在促進產業結構調整、提高產品質量和檔次、合理利用資源、節能降耗等供給側改革涉及的許多方面都大有可為。
目前,我國經濟面臨的問題,供給和需求兩側都有,但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供給側。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通過結構調整,矯正要素配置,提高要素配置效率,加快淘汰高投入、高耗能、高污染、低效益的低效落后產能,將有限的資源向高效率、高品質、高附加值的產品服務項目和領域傾斜。計量通過各種測試活動,科學準確地采集能耗、環保等全1方位的科學數據,建立和充實政府相關數據平臺,為政府推進要素配置改革提供科學依據,推動供給側產能調整。
計量溯源性的重要性
我們認為,實驗室儀器計量校準,對實現我們的組織的使命來說,測量結果在國際上的一致性和可比性是必需的。特別是測量結果的可比性,巢湖計量校準,應該是一個國際測量系統的基本特征,在這樣的系統中,儀器計量校準,測量結果才可以被普遍接受。只有測量結果是溯源到國際公認的參考標準才能保證這種國際的一致性和可比性。這些參考標準就是國際單位制(SI),但如果這種溯源是不可行的,測量結果應可溯源到國際公認的其他參考標準。
我們四個政府間或國際組織合作成立了計量指南聯合委1員會(JCGM),負責建立和維護計量領域的共同文件。在此鄭重聲明兩個JCGM文件:《測量不確定度—第3部分—測量不確定度表示指南(GUM)》(JCGM 100,OIML G 1-100和ISO指南98-3),它是在各種計量領域推動一致性和評估測量不確定度的共同的方法;《國際計量學詞匯—基礎和通用概念及相關術語(VIM)》(JCGM 200 V2,OIML V 2-200和 ISO/IEC指南 99)。
您好,歡迎蒞臨合肥科準,歡迎咨詢...
![]() 觸屏版二維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