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量認證歷史和國際實驗室認可情況如何?
1947年澳大利亞建立了世界上第1個國家實驗室認可體系并成立了認可機構澳大利亞國家檢測協會(NATA)。60年代英國也建立了實驗室認可機構,從而帶動歐洲各國認可機構的建立。70年代美國、新西蘭、法國也開展了實驗室認可活動,80年代實驗室認可發展到東南亞、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國家建立了實驗室認可機構。目前國際上大多數國家都實行了實驗室認證、認可制度。
90年代初,我國頒布了《產品質量檢驗機構計量認證技術考核規范》(JJG1021-90),建立了早的實驗室認證/認可體系模型。由于國家計量法律中使用'認證'字樣,'計量認證'其實質是對實驗室的一種法定認可活動。
計量的特點一般歸納為四個方面:
1、準確性,是指測量結果與被測量量真值的一致程度。由于實際上不存在完全準確無誤的測量,由此在給出量值的同時,必須給出適宜的不確定度或可能誤差范圍。
所謂量值的準確性是在一定的測量不確定度或誤差極限或允許誤差范圍內,測量結果的準確性。
2、一致性,是指在統一計量單位的基礎上,無論在何時何地采用何種方法,使用何種計量器具,儀器計量校準檢測,以及由何人測量,儀器校準檢測公司,只要符合有關的要求,儀器校準檢測,測量結果應在給定的區間內一致。即:測量結果應是可重復、可再現(復現)、可比較的。
3、溯源性,是指任何一個測量結果或測量標準的值,都能通過一條具有規定不確定度的不間斷的比較鏈,與測量基準聯系起來的特性。這種特性使所有的同種量值,都可以按此條比較鏈通過校準向測量的源頭追溯,蕪湖校準檢測,也就是溯源到同一測量基準(國家基準或國際基準),從而使其準確性和一致性得到技術保證。
4、法制性,是指計量必需的法制保障方面的特性。
狹義上講:計量是與測量結果置信度不關的、與測量不確定度聯系在一起的一種規范化的測量。
您好,歡迎蒞臨合肥科準,歡迎咨詢...
![]() 觸屏版二維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