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準:JJF 1001-2011《通用計量術語及定義》中給出的定義是'在規定條件下的一組操作,其第1步是確定由測量標準提供的量值與相應示值之間的關系,銅陵計量校準,第二步則是用此信息確定由示值獲得測量結果的關系,這里測量標準提供的量值與相應示值都具有測量不確定度 '。
通過校準,儀器計量校準,通常需要得到具有測量不確定度的修正值或修正因子,并且校準不代表對測量系統的調整 (應區別于對測量系統的自校準),常規意義下的校準通常只是定義中的第1步即相應示值與測量標準的量值進行比較。
從以上定義可以看出,對校準的理解就是在實際的計量活動中,被測量(可以是測量系統、測量儀器、量具、被測物的特征量等)的值需要與測量標準進行一個合理比較,以確認該值與測量標準之間的差異,并終得到該值與SI單位的一致量,即所謂的量值溯源,這一過程的結果輸出可以是曲線、圖譜、修正值、校準因子等,以及與此對應的測量結果不確定度。
儀器為什么要進行校準?
其實,用通俗的話講,儀器校準的目的主要就是為了保證儀器的使用精度能夠準確正常的運行,以保證產品的質量能夠過的硬.再就是根據國家的計量法規要求,儀器必須要經過有資質的第三方進行校準檢測之后才能使用。再就是很多企業要做ISO,UL,儀器設備計量校準,3C等認證的時候,審核老師也會有這個要求,儀器必須進行校準,才能通過審核.從廣義上講,儀器校準的目的也是為了統一度量衡,在中國的遠古時代,特別是在秦朝,計量校準實驗室,秦始皇統一了六國之后,廢分封、建郡縣,車同軌、書同文,統一度量衡的改革,就是讓天下有一個統一的標準,統一的法度.
您好,歡迎蒞臨合肥科準,歡迎咨詢...
![]() 觸屏版二維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