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準:JJF 1001-2011《通用計量術語及定義》中給出的定義是'在規定條件下的一組操作,其第1步是確定由測量標準提供的量值與相應示值之間的關系,第二步則是用此信息確定由示值獲得測量結果的關系,這里測量標準提供的量值與相應示值都具有測量不確定度 '。
通過校準,通常需要得到具有測量不確定度的修正值或修正因子,并且校準不代表對測量系統的調整 (應區別于對測量系統的自校準),常規意義下的校準通常只是定義中的第1步即相應示值與測量標準的量值進行比較。
從以上定義可以看出,對校準的理解就是在實際的計量活動中,被測量(可以是測量系統、測量儀器、量具、被測物的特征量等)的值需要與測量標準進行一個合理比較,以確認該值與測量標準之間的差異,安徽校準檢測,并終得到該值與SI單位的一致量,即所謂的量值溯源,這一過程的結果輸出可以是曲線、圖譜、修正值、校準因子等,以及與此對應的測量結果不確定度。
檢定是法制計量管理層次的工作,帶有法律層次的合法性和強制性,檢定人員必須取得政府計量行政管理部門的考核合格和認可。校準是測量設備使用單位的自主行為,只要保證其校準結果的溯源性,任何人任何單位無權干預。為了保證校準結果的溯源性,校準檢測中心,校準操作和檢定操作同樣嚴格和嚴密。只不過校準規范是根據生產實際需要導出校準項目和計量要求,同一種測量設備用于不同的場合可以制定和執行不同的校準規范。檢定規程則不考慮千變萬化的生產需要,計量校準檢測公司,都只能根據該計量器具的技術標準要求和國家量值傳遞系統的要求確定完整的、全1面的檢定項目和檢定要求,同一種計量器具無論用于什么場合,都必須執行相同的檢定規程。
您好,歡迎蒞臨合肥科準,歡迎咨詢...
![]() 觸屏版二維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