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準的目的是確定與對應標準量值之間的關系:確定示值誤差,并可確定是否在預期的允差范圍之內;得出標稱值偏差的報告值,可調整測量器具或對示值加以修正。例如:外徑千分尺通過校準與計量標準相比較大0.02mm,可將此數據作為修正值。在使用外徑千分尺測量零件時,測量結果減去0.02mm的修正值,為該零件的實測值;給任何標尺標記賦值或確定其他特性值(如影響量的作用),或給參考物質特性賦值。例如:根據標準砝碼賦予被測砝碼一個值;通過標準硬度計對用于檢定工作硬度計的硬度塊賦值(給出被測量的示值);實現自下而上量值的溯源。檢定的目的是對計量器具的計量特性進行強制性全1面評定,是自上而下的量值傳遞過程。
計量是探索動態變化世界的鑰匙。世間萬物都是由“量”組成的,并通過“量”來體現。計量描繪著這個動態世界,儀器計量校準檢測,也時刻探索著未來的變化。從“黃帝治五氣,合肥計量校準檢測,設五量”到“協時月正日,同律度量衡”,儀器計量校準檢測單位,從“車同軌,書同文”到全球計量統一,從古代中華大地上矗立的日晷到現代2億年不差一秒的鍶原子光晶格鐘,計量始終伴隨著人類文明的步伐而不斷向前邁進。
您好,歡迎蒞臨合肥科準,歡迎咨詢...
![]() 觸屏版二維碼 |